2007年10月3日

關於恐懼

又是一個被壁虎啾啾聲嚇到不成眠的夜晚
 

我也不懂是為了什麼如此害怕爬蟲類動物
從令人做噁的鱗片、骨碌碌不眨的眼睛、瞬速掠食的黏舌,到匐匍前進而扭動的身軀,
還有從未成真掉落在床上向我撲行而來的恐怖想像,
以至於連我現在在鍵盤上打上蜥蜴壁虎這樣的字眼都寒毛直豎。

 
那些許多女生嚇到尖叫的蟑螂、蜘蛛、毛蟲、血腥、鬼故事、指甲刮黑板,
我都沒感覺。

唯獨爬蟲類。
對他的畏懼,
就像是晝伏夜出的吸血鬼,
像是吵醒午睡大貓的老鼠。
 
害怕的程度,
連我自己都覺得誇張到病態--
因為害怕有壁虎的洗手間而憋尿14個小時,
因為害怕6500萬年前的絕種恐龍而不看侏儸紀公園,
因為害怕多摩哥大蜥蜴的圖片把自然百科全書第二冊藏在床底下。
 
我的個性就是這樣嗎?
面對畏懼的事物,
總是以竭盡所能的逃避取代尋求積極的克服?
 
我們活在被大大小小的恐懼包覆的生活中,
畏懼未知的未來,畏懼現下無解的無奈,畏懼過往侵蝕靈魂的陰影,
不一定會讓你害怕得生出病來,
不過總是把你的心懸在那兒,不安地晃動。
 
在不願面對的時刻,
選擇當鴕鳥將頭埋入沙地,以為這將是不戰脫身的智慧。
有時候我們也緊緊抓住某些東西,
確保軟弱不安的情緒可以被治癒。

但,等到依賴成了習慣,
又將陷入擔憂失去的恐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