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

二月映像

《罪惡之城娥摩拉》
《龍紋身的女孩》瑞典版
《噪反城市》
《下流正義》
《伴娘我最大》
《繼承人生》


《罪惡之城娥摩拉》2009


娥摩拉和索多瑪是出現在聖經裡的罪惡墮落之城,巧合的是娥摩拉的英文Gomorra,和在義大利橫行一世紀的黑幫組織Camorra只差兩個字母。
儼然就像是義大利的九龍寨城,儘管南義日陽高照,整個城鎮卻像暗無天日的煉獄,四處上演著謀殺和犯罪。
電影是很沉悶的,支線太多,且缺乏連結,看了過半才進入狀況。
原著作者和導演揭露真實的黑幫惡行 - 義大利的黑幫不只是偷搶拐騙販毒殺戮,更甚將魔掌伸入各行各業翻攪整個社會底層,不法獲利已滲透到全世界。
那種利字當頭,蠻不在乎自然、生命、和人性的冷峻,令人不寒而慄。


《龍紋身的女孩》瑞典版 2010


猶記得當初手捧著《龍紋身的女孩》厚達3公分的小說,著迷的停不下來。
電影忠實重現小說的情節與架構,卻難逃電影的弱勢:篇幅太短,無法比擬文字累積的懸念。
更期待大衛芬奇的好萊塢版。


《下流正義》2011


律師永遠遊走在正義和利益之間,有時候為了避免自己面對道德的難題,選擇忽略真相。
只是真相有時候就這樣靈光乍現,卻又難以察覺。你相信的真相,有時候只是被左右的障眼法。
電影裡的法庭很真實,不像很多片裡出現的莊嚴肅靜的法庭,而是紛紛擾擾,看似對裁決交差了事的感覺。
律師主角的當事人竟嫁禍給另位當事人,光是這點的法庭鬥智攻防戰就值得一看。


《伴娘我最大》2011


好萊塢的婚禮鬧劇不勝枚舉,《伴娘我最大》卻一枝獨秀地成為奧斯卡黑馬,叫好又叫座。
電影裡大都是電視劇演員,Saturday Night Live的Kristen Wiig、Gilmore Girls的Sookie,最有名的反倒是甘於演不討喜配角的Rose Byrne,清一色的女性演員屎盡渾身解數耍假掰賣低級,有幾段真的是讓我噴笑 ( 自己一個人看電影要笑出聲有多不容易啊 ),頗有B咖出頭天之姿。
很適合女孩子觀賞,女人不管到了幾歲依舊會搶著誰和誰比較好的奇妙嫉妒心真的是只有女人才懂啊。
喜劇的糖衣裡頭,隱藏的其實是所有剩女敗犬都有感的寂寞和無力。
甜中帶酸,酸過以後又是一抹清甜,讓我們再重持力量繼續往前走。


《繼承人生》2012


家中有人重度昏迷,須決定是否拔管結束生命。活著的人要面對的掙扎與煎熬,是沒經歷過的人難以感同身受的。
片子很輕鬆,亞歷山大潘恩向來擅長用這種喜劇步調嚴肅地討論人生隨手可拾的大小事。
魯小的小女兒、叛逆的大女兒、白目的大女兒的偽男友,這些組合就像是重見《小太陽的願望》的幽默感人小品,一直是我的心頭好。
喬治克隆尼自空中型男之後,成功地演活了這位成天穿著夏威夷衫的失婚中年大叔。
片末他對昏迷妻子的一句告白:「Goodbye my love, my friend, my pain, my joy」讓我泣不成聲。


《噪反城市》2011


六個反體制的樂手,用各式奇想的創意元素搞音樂,把城市當舞台,盡情地上演他們離經叛道的音樂犯罪。

直接放上開場的一小段,雖不屬於犯罪計劃的四大樂章,但從中可以感受這電影的音樂成分有多瘋狂。

音樂的力量就是能隨時鼓譟全身的細胞,讓人忘我的沉浸當中,好像自己是身為那節奏中的一個鼓點。
因為認同這種對音樂的喜愛,所以不論劇情邏輯、演員表現,我私心給了滿分。

對於你,美妙的音樂是什麼?   是古典樂?是重金屬搖滾?抑或是爵士藍調?
也許電影的實驗樂章會讓某些人無法接受,但看完電影也會了解,其實每個人有定義真正好音樂的權力。
即便像主角阿瑪迪斯,認為寧靜就是他最享受的時刻。

值得一說的是,電影裡呈現樂譜的動畫,敲酷炫可愛的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