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
你走在人行道上,路邊的景色一貫平凡。
卻偶然在某個半矇的夜晚,你停下腳步,迷濛的放眼望去,發現了路途風景的美妙,而跟著悲傷或跟著笑。
這就是Pavement。
我已經忘記第一次聽到Pavement是甚麼時候了,
只記得當時心想:是哪個團名沒有特色的團唱著漫不經心的歌曲。
只記得當時心想:是哪個團名沒有特色的團唱著漫不經心的歌曲。
直到2007年,在某部現在已經想不起來片名的電影裡,聽到了一曲spit on a stranger,
那種心裡有一小處寂寞被挑起隨後被撫慰的感受太深刻,
以至於我花了一整晚聽遍他們所有專輯,而後決定Pavement將成為我的新愛團。
Pavement一支支如同手持攝影機拍攝家庭錄影帶的MV,
每一秒運鏡,都像是預先知道似地早已率先落寞紀念這個樂團逝去的光華年代。
原來這是個在90年代末就嘎然而止的傳奇,
他們趕在新的世紀來臨前,宣告無限期解散,
只留下五張在樂史上被稱作幾乎沒有出錯過的百分百專輯。
然後我才發現,原來當初認為粗糙歪斜的音質,是締造了所謂LO-FI的時代;
原來Stephen Malkmus那任性無賴的歌聲,其實是沉溺其中最誠實的聲音;
原來這一連串率性而為的玩票態度,是自在彈跳於音符之上而不被主流思維收買的獨立精神。
2009年,Pavement回來了!
Pitchfork大膽在首頁飆著粗話「Holy Shit:Pavement Reunion Is Real!」
多少樂迷望著電腦螢幕前失聲尖叫。
而我,大概是錯過了當年倏地結束後留下的惆悵,冀望他們復出的期待還來不及膨脹,
竟寧願人行道的盡頭就留在1999年,
樂迷只有回頭望去才能看見那絕美的風景--那段在美國獨立搖滾史上不朽的聲跡。
樂迷只有回頭望去才能看見那絕美的風景--那段在美國獨立搖滾史上不朽的聲跡。
讓我二見鍾情的Spit on a stranger
輕快的Cut your hair,五個團員輪流在Barber shop剪頭髮,很可愛的MV阿
Srarlin of the slipstream
Perfume V
也是我很愛的Trigger Cut / Wounded Kite at:1
Silent Kid
Shady La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