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

【流浪英法德】- 住在巴黎 11區公寓短租

在歐洲旅行最美好的事情,莫過於找一間很棒的公寓,假裝自己生活在那邊,
不需要豪華裝潢,不用設計師品味,即便是簡單的木桌小床,加上那片看出去是歐洲街頭的窗戶,都足以讓人想要賴在那裏多一天。

巴黎政府深諳都市現代化並不能只是拆遷重建,保留舊地貌同時也是保有城市的靈魂。
因此在巴黎,隨便一棟公寓都是百年建築。

我們住的這間就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這間位在11區的公寓,距離地鐵Voltaire站只需徒步三分鐘。
屋主良政和我們一樣都是高雄人,當時在巴黎念建築已經邁入第五年,自己租了一層只有10幾坪的小公寓,兩房中的一房就用來招待台灣的旅客。(一人一晚25€)

歐洲老公寓幾乎都沒電梯,有的通常也都是之後才在天井加裝的。
每天我們都要氣喘吁吁地爬這迴旋型的木梯上到四樓 (以台灣來說就是五樓) 。


地狹人稠的巴黎和台北一樣寸土寸金,通常 Zone 1 價錢合理的公寓 share room,不外乎就是配給一張沙發床。

我們的客房也是如此,看似克難地塞了兩張沙發床,不過好險學建築的屋主懂得如何將空間發揮得當。
最奢侈的是那扇雕花的窗戶,讓我們得以每早享受巴黎的晴天望見對面巴黎味的老公寓,聽見樓下老人開太大聲的法語電視節目(對!因為公寓年久隔音超差的。)
這是我們最貼近巴黎的方式。


廚房也是超窄小,小吧台和餐桌也都是屋主自己架的唷。


賺到的還有每天早上附在房租裡的貼心早點


良政熱愛咖啡。
他的廚房擺了各種煮咖啡道具,馥子每天早上都興致勃勃地聽他說哪一台磨豆機是哪一年的骨董,用什麼壺如何煮會有甚麼特別的香氣;
我聽不懂。只能期待今天端上來的咖啡會是何種圖型的拉花。





住公寓還有一個附加好處 - 開伙
開伙不但可以省錢,而且去超市採買會有一種誤以為自己是當地人的錯覺,只是遇到看不懂包裝上標示的苦惱瞬間就又打回現實了。

賢慧馥子竟然讓我進她廚房!!!!




這篇,就讓我們以和良政閒聊配上紅酒作結,
不知道如今又兩年過去,他,學成歸國了沒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