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膚慾謀》
《落日車神》
《誘‧惑》
《性愛成癮的男人》
《誘‧惑》
《性愛成癮的男人》
抑鬱的四月,怎麼剛好都是些看完無語的電影。

《誘‧惑》2009

★★★
原片名Doubt,意思是質疑,但實際上多用在負面不信任的語氣。
《Doubt》其實是關於信仰和信任的故事,一場神父性侵黑人男童的控訴,在天主教學校掀起了波瀾。
看影帝菲力普西蒙霍夫曼、影后梅莉史翠普飆戲非常過癮,看兩人在爭執的角力底下隱藏的動機,再反觀各自在宗教上的理念,令人玩味。
巧合的是,這部和同月份看的《姊妹》一樣都是發生在60年代黑人受到歧視的背景,
飾演兒童母親的Viola Davis也因為這兩部片入圍奧斯卡
《姊妹》2011

★★★★
每個近代國家都有一段沉痛不願面對的歷史,
如納粹屠殺猶太人、台灣白色恐怖、60年代美國南方的種族歧視。
原英文片名《The Help》是幫傭的意思,
究竟需要援手的是不善家事的中產白人?還是一直在種族主義下卑而不悲的黑人族群?
每個角色都各司其職,不管是堅毅壓抑的Aibileen、橫衝敢言的Minny、剛烈自我的Skittle、刻薄的Hilly,都有著入木三分的演出。
只是電影似乎還是太美好,對於那個年代黑白人種之間的恐怖氛圍還是不如《烈血大風暴》來得驚恐和沉痛。
《落日車神》2011

★★★★★
Nicolas Winding Refn被譽為丹麥的昆汀塔倫狄諾,一樣有著令人張口結舌的暴力美學,
然而不比昆汀的黑色幽默,取而代之的是遺世獨立的冷調。
一開場接應搶匪的戲碼就令人肅然起敬,
一會在公路上飆速,一會靜靜暗藏在繁華洛杉磯庇蔭不到的角落,一會駛近棒球賽散場的人潮中,
短短五分鐘只從後照鏡窺看Ryan Gosling的眼神,就帶出全片冷靜俐落的基調。
這是一個無情的城市,充滿兇狠和殘暴;「曖昧」是唯一溫暖的光景。
只是當蠍子遇上威脅的時候,犧牲性命也會奮力反擊,蠍子外套的背影裡頭是誓死保護愛人的決心。
落日車神的配樂一絕,大量運用80年代的電子樂既衝突又完美,令人玩味。
配上這首網友自己remix的版本
《切膚慾謀》2011

★★★★★
該怎麼說呢?這是一部不太阿莫多瓦卻又很阿莫多瓦的片。
改編自小說《狼蛛》,難得非電影原創,但劇情設定又荒唐的很有阿莫多瓦的味道,一樣有著耐人尋味的性向衝突。
故事太精采!
一開始被整型醫師囚禁的謎樣女子,隨著劇情推進,如同一片片覆蓋在她身上的肌膚,一層層回溯還原兩人間的異色情仇。
建議不要先看簡介和書,才能靜靜享受阿莫多瓦一向濃烈到幾近病態的情感所帶來的扭曲震撼。
《性愛成癮的男人》2012

★★★★★
記得去長春國賓看的那場好多gay,出場時大家都若有所失的說好像看A片,
我猜是電影影像太大膽,讓觀眾忘了去深論那欲傳達太隱晦的概念。
電影原名《Shame》實則非常點題。
衣冠楚楚的紳士底下躲著一頭情慾洶湧的野獸,how shame!
大量自瀆與性交仍不滿足,因為自己愛人的能力並不圓滿,how shame!
愛爾蘭移民的包袱是否造就了兄妹倆的心理缺陷,片中Carey Mulligan低聲吟唱的《New York, New York》悲情版本,配上Michael Fassbender愁目下的淚眶,已然道盡一切。
是今年目前看的電影中最難忘的一段。
我很喜歡國外的海報:一席凌亂的被單,代表著昨夜激情放縱後留下的羞愧和空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